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延迟退休政策临近出台,65岁或成最终退休年龄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24/2/27 10:20:03 文章录入:admin |
|
随着“婴儿潮”一代的60后逐渐步入传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话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近日,“65岁或成最终退休年龄”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3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探讨养老金替代率问题时明确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即将出台,并且65岁可能是经过调整后的最终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的必要性与挑战
专家观点纷呈,有学者预测90后退休年龄或将延至七八十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姚洋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他提出,女性50岁退休的规定并不恰当,鉴于一线城市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接近90岁,过早退休意味着长达40年的非工作生涯,这并非理想状况。因此,姚洋建议逐步将女性退休年龄延至60岁,同时男性退休年龄也应相应适度延长5岁左右,以适应当前重体力劳动减少的社会现实。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同样提到,现行的五六十岁人群可以领取丰厚养老金并提前退休的做法难以长期维系,因为未来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比例将大幅下降。他强调,为确保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未来的老年人要么面临养老金减半,要么需延迟至七八十岁才可退休。
然而,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的观点则相左,他认为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当考虑提早退休而非延迟,提倡将退休年龄设定为50岁。付鹏指出,当前的问题在于老年人消费不足,若能让他们在50至65岁的活跃阶段继续消费15年,年轻人(如95后群体)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显著。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9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上升至21.1%(去年底为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至2.17亿人,占比达15.4%(去年底为14.9%),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
养老金体系面临压力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在《有识》栏目中分析称,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后,年轻人口数量锐减将导致生产者相对减少,而消费者相对增多,这给养老金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而需要抚养的人口增多,现行养老金体系面临着挑战,从而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退休年龄相对较低,尤其相较于美国(六十七岁退休)及许多欧洲国家(退休年龄超过六十五岁)。对此,中国正在进行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探索。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司长侯俊明于2月1日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接近6万亿元,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养老金制度改革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为了应对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压力,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正转向部分积累制以补充现收现付制。郑秉文认为,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利用资本红利来弥补消失的人口红利,目前来看是最优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进一步阐述,要维持现收现付制度不变,面临以下四种策略选择:
首先,延迟退休几乎成为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发达国家普遍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5岁甚至更高,如欧盟某些国家已规定70岁才能全额领取养老金。尽管延迟退休是必要手段,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毕竟退休年龄不可能无限延期。
其次,增加在职人员缴费额度。然而,考虑到在职人员还需承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多种社会保障费用,单纯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困难。
第三,降低退休人员待遇。这一选项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极低,尤其是在中国,连续18年上调退休金待遇已成为常态,旨在保障退休生活不受通胀影响。相比城镇职工较高的平均退休金(每月约3000多元),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水平仅为200多元,依赖公共财政大规模补贴第一支柱养老金体系显然不可持续,也不合理。
综上所述,董克用教授主张不宜过度依赖上述几种方法,而是应该让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回归其保基本的定位,并积极发展二、三支柱的积累型养老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格局,以此作为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 |